精子卵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3天,称之为胚胎,再进一步发育至第5-6天,形成一个中空的细胞球,即囊胚。囊胚中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聚集在胚胎一侧、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较小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胚膜和胎盘。

培養至第3天的胚胎,由8個左右細胞組成,胚胎的質量只能從外觀上判斷,但其後續的發育潛力,無從知曉。培養至5-6天的囊胚,已生長成一個百十個組成的細胞團,其形體、結構相對較爲穩定,著床能力增加,成功率相對較高。

究竟哪些人適合囊胚培養?

試管嬰兒医疗中的胚胎培養,指的是什么?

①女性年齡(25~35歲)較小,可利用胚胎較多時,爲減少多胎妊娠,從而提高胚胎種植率。

②原因不明多次胚胎著床失敗的者,有必要進行胚胎培養進行胚胎發育潛能的挑選。

③第三代試管嬰兒(PGD/PGS)需基因检测者,到囊胚阶段,才能够从外细胞层取出细胞对其进行PGS/PGD基因筛查诊断。

④剖宮産、宮外孕病史者。剖宮産病史者,一般建議單胎妊娠,如果移植2枚胚胎,有可能雙胎妊娠,孕期子宮破裂風險增加,如果移植1枚胚胎,成功率降低,因此,剖宮産者可以養囊胚,移植1枚囊胚,既保證成功率,又降低雙胎妊娠風險。宮外孕者,再次發生宮外孕的風險較同齡人高,通過既往的數據統計分析,囊胚移植可以降低宮外孕風險。

⑤胚胎質量較差者,胚胎質量差進行第3天胚胎移植,胚胎著床可能性較低,可以通過囊胚培養,將胚胎進行進一步優選,能發育成囊胚的胚胎才有價值移植或者冷凍。但此類人群進行囊胚培養胚胎淘汰率較高。

由于第3天胚胎只能從外觀上評價其好壞,爲了保證成功率,一般情況下會考慮移植2枚胚胎。胚胎能否發育至囊胚與其發育潛能有關,當胚胎沒有發育潛能或攜帶有異常的染色體或基因時,大部分會在囊胚培養過程中被自然淘汰,只有質量最好的胚胎才能發育成囊胚。反過來講,形成的優質的囊胚,其發育潛能是好的,移植1枚囊胚同樣能夠保證成功率,並且會減低雙胎甚至是三胎以上妊娠的風險(流産、早産、低體重兒及孕期母體相關並發症等)。

雖然養囊胚好處多多,但是收益與風險並存。囊胚的形成和胚胎的發育潛能有關,在培養過程中會淘汰攜帶異常遺傳物質的胚胎,如果這批胚胎本身不好,就有可能全部被淘汰。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全部被淘汰的胚胎如果不進行培養,在胚胎階段就移植,成功著床的幾率也極低。因此,每個人可以結合生殖醫生的建議以及自身的情況考慮是否進行囊胚培養。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admin,轉載或複制請以超鏈接形式並注明出處

原文地址:《試管嬰兒医疗中的胚胎培養,指的是什么?》發布于:2023-07-26

發表評論

表情: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930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